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334-336/2023-09-19/16239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发布机构:县水务局
发文日期:2023-09-19文  号:有 效 期:  有效
名  称:永清县清水环城坑塘牵手实施方案
永清县清水环城坑塘牵手实施方案
发布机构:县水务局 发布日期:2023-09-19

  为努力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骨干水网,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永清县“水润之城”“水美乡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锚定建设“水润之城”战略目标,以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武隆河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等工程项目为重点,统筹水安全、水平衡、水环境系统治理,打通水网建设“最后一公里”,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渠,为永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 基本原则

  为积极推动水润廊坊“清水环城、渠塘牵手”项目规划,秉持“市级统筹、县级实施、政府主导、多元共建”的原则,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巩固拓展 2022年实施的“水润廊坊”建设行动成果,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唱响“全员抓招商、全力强实体.全面优结构、创新突破上项目”主旋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提升骨干河道、中小河流行洪能力,将水网扩展延伸至乡村渠道,构建排蓄自如、联调联控的防洪调度体系,增强水网水资源储备能力和调控能力,切实保障防洪安全。科学利用水网骨架,增强抗旱保供水保灌溉能力,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保障

  坚持人水和谐共生,发挥生态水网综合效益。周边各县水网相衔接,构建全市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以能通尽通为原则,开展水源工程间、不同水资源配置工程间水系连通,促进水循环,以自然理念提升水质,改善水环境。充分利用上游来水,发挥流域调水和生态补水效益,以生态退水及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为补充,加强多水源联合调度,提升缺水地区水资源价值空间,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

  坚持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渠塘牵手相连。通过渠塘治理、河湖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水生态,建设互联互通、互补互济的生态水网,复苏河渠生态,维护河渠健康生命。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有效回补地下水,增强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充分发挥坑塘功能,将现有的“取土坑”“污水坑”“干涸渠”打造成生态塘、储水塘、景观塘、有水渠,强化水资源生态效应

  坚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实施“水美乡村”建设。以“水润之城”“水美乡村”建设为落脚点,积极构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乡村水网体系,发挥农村水系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及服务农业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助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坚持强化刚性约束,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深入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狠抓责任落实,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工作效能,构建现代化水资源管理新格局,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为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保喳。

(三)建设目标

  开展以“清水环城、渠塘牵手”为主旨的三年建设行动,以健全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为根本,严守水安全风险防控底线; 以骨干河道和引调水工程为骨架,大力实施河渠水网项目建设; 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为主线,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上限;以河渠水系连通和灌排体系为脉络,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统筹水灾害防治、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努力构建“引得来、蓄得住、排得快、用得实、管得好、看着美、群众满意”的永清现代化场景

  2023 年底,“四引工程”工程主线路基本完成,引调水线路涉及的骨干河道及重要节点工程投运达效。

  2024 年,永清县其它主要河渠体系逐步进行治理,重要节点工程完成建设,构建骨干河道与支斗毛渠连通互济的大水网格局。

  2025 年,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特色水网建设迈上新台阶,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协调,水生态环境全面修复,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铸就特色品牌,打造临水亲水经济发展新业态。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水利工程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快推进永清县农业灌溉水源置换项目,提升水利工程标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积极实施清淤疏凌、打通阻隔增强河渠调控能力,适时引蓄灌溉水源,保障粮食生产需求。[牵头单位:水务局、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党委、政府]

(二)系统构建水网体系,促进水系循环通畅。

要把“四引水系连通”工程中的“引清济廊”永清段工程作为重点,打造永清现代水网,着力发展水经济业态。以中干渠综合治理项目、武隆河治理项目、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上级资金和地方性政府债券,逐步推进,推动我县水利行业发展,逐步加强引调水通道、行洪排沥河渠、水系连通节点、调蓄设施等治理工作;进而完善引水线路-配水主轴-配水环线-支斗毛渠-蓄水工程为一体的水网体系建设,形成现代水网格局。〔牵头单位:水务局、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党委、政府〕

(三)实施渠塘综合治理,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结合我县渠塘特点,依托“渠塘牵手”引注活水存蓄,有的放矢在全县实施渠塘综合治理。1.加强渠塘连通。清淤疏浚渠道,清除阻水障碍物,全力恢复渠塘坑塘连通性。疏挖引水沟渠,为引蓄地表水提供畅通渠道,防止因排水不畅造成局部洪涝灾害。2.消除纳污坑塘。治理农村生活类、养殖类纳污坑塘,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结合,通过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禁养区划定整治、改善畜禽废水无序排放、资源利用等方式根治纳污坑塘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全力消除农村纳污坑塘。3.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和保护水文化资源,打造“水环境+”典型样板,以永定河、中干渠、王泊自排渠等主要河流沿线村庄为重点,建成一批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三产融合发展,集水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美乡村”,形成“水美乡村”示范带。〔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分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党委、政府〕

(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水利任务,加快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涉水问题。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足土壤改良、农田灌溉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2.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建设,结合“水系连通”工程,逐步恢复原有灌溉功能。落实灌区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积极申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扩大地表水灌溉面积。实施引调水、抗旱备用水源等工程,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3.加强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建立部门协同联动、信息共享机制,严格开展履职监管检查,督办落实整改。结合河道治理工程,积极谋划、实施水土保持及清洁小水域治理项目,专项用于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局、水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党委、政府〕

(五)均衡优化配置体系,统筹用好水资源。

1.引足用好引江水。最大限度争取南水北调引江水量,依托正在谋划实施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积极争取引江水量。2.积极争取“水源”。协调利用引清济廊、引白济廊等线路引调水,推进我县全域水系连通,充分涵养地下水资源。3.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升级,实现沿河再生水达标排放,尽早实施完成永清全县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全覆盖项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安全保障和抗冲击能力。加大中水在河渠景观、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城市洒扫喷水等方面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4.有效压减地下水超采。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非农取水井关停,实施农业灌溉水源江水置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工程,持续实施河道生态补水,促进地下水位回升。5.保障生态用水。加强生态用水引调,提高河流生态流量。合理安排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积极引蓄域外来水,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发挥好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和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牵头单位:水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党委、政府〕

  三、工作安排

(一)启动实施阶段

1.动员部署(2023年4月)

  各乡镇(区、办)、县直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方位动员部署管辖范围内建设行动,制定出台2023年度工作计划,将“清水环城、渠塘牵手”纳入议事日程和工作重点,加强开展建设行动的指导、调度,确保三年建设行动强势开局。

2.系统推进(2023年5月至11 月)

  (1)开展现状摸底调查,细化目标任务。对标“引得来、蓄得住”目标,紧密结合农田灌溉需求和骨干河渠分布,详细摸排辖区内支斗毛渠及坑塘底数、蓄水能力、环境现状,建立台账,制定坑塘、低洼地、取土坑等综合整治计划;科学规划支斗毛渠恢复项目,开展全域支斗毛渠渠系疏浚工程,分期分批推动实施整治任务;立足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努力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推进项目落地,加速项目建设,更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完成更多有效投资,持续掀起建设行动热潮。

  (2)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基本完成“引清济廊”永清段工程。“引清济廊”项目永清段王泊自流渠等重要节点性工程尽快建成投运,加快河渠治理工程建设,争取12月底前完工并具备引水条件。二是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全力推进永清县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永清县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和债券资金申请。三是高效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按照省级下达年度计划,积极争取2023年度永清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四是有效实施补水河道清理整治工程。积极推进故道干渠治理工程,切实完成2023年度清淤疏浚目标任务。五是强力推进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

  (3)开展典型项目观摩活动。2023年10月上中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已完工项目,利用三天左右时间,采取现场观摩和交流座谈等形式开展典型项目观摩活动。遴选落实建设行动有力的有关单位代表作典型发言,交流汇报“清水环城、渠塘牵手”三年建设行动阶段性成效,展示典型项目风采。

(二)全面推进阶段

1.中期调度(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

  结合2023年度“清水环城、渠塘牵手”建设行动开展实际,组织召开阶段性调度会议,对建设行动中各部门、各乡镇(区、办)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县推广。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深入剖析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建议,修订完善2024年工作计划,将“清水环城、渠塘牵手”三年建设行动引向深入。

2.整体推进(2024年3月至11月)

  (1)深入构建互联互通水网格局。依托“引清济廊”、“引白济廊”骨干引水线路,恢复周边支斗毛渠引蓄功能。精准彻底解决支斗毛渠与骨干河道、河道渠道间、河渠与坑塘连通的堵点问题,打通河渠与坑塘互联互通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构建市域内河渠相连、渠塘互通、引蓄协调、循环畅通的水网格局。结合坑塘整治进程,增强坑塘蓄水能力,研究制定坑塘整治及河道渠道与坑塘连通计划,按照沿河坑塘优先的原则实施渠塘连通工程,进一步提高地表水源利用率。

  (2)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圆满完成“引清济廊”、“引白济廊”全部工程建设内容。二是全面深化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成效。永清县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快实施河渠综合治理,新建、改建泵站等建设任务2024年完工。三是积极谋划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申报实施永清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四是继续争取补水河道清理整治工程。五是加力实施农业灌溉水源置换项目。

  (3)开展项目片区观摩拉练。2024年10月至11月,选取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和交流点评,从项目建设速度、执行力度、赋能广度等方面,现场观摩各乡、镇(区、办)和县直有关部门建设行动成果。

(三)总结提升阶段

1.阶段调度(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

  结合2023、2024年度“清水环城、渠塘牵手”建设行动开展之际,全面查漏补缺,围绕清除白点、盲区研究制定2025年具体工作措施,阶段性再调度、再部署,出台2025年工作计划。

2.收官提质(2025年3月至9月)

  对标“管得好、看着美、群众满意”目标,针对暂未治理的支斗毛渠和沿渠坑塘,提速高质量全面完成整治任务,最大限度保障渠塘连通蓄水成效;对已完成治理的坑塘,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改善周边环境面貌。依托乡村振兴和河长制落实,建立坑塘管控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工业企业偷排偷放行为,杜绝工业类纳污坑塘反弹;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避免农村生活污水形成新的纳污坑塘。在水系全线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清水环城、渠塘牵手”三年建设行动质效,铸就“水润之城”“水美乡村”品牌。

3.全面总结(2025年10月至12月)

“一带两横五纵多支连通”的

通过开展“清水环城、渠塘牵手”三年建设行动,着力构建形成永清县现代水网格局。抢抓政策机遇,深化建设行动成效,全市域争创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和幸福河湖,努力形成一批“水环境+”成果,打造水利发展精品项目、精品路线、精品片区,为创建生态文明社会擦亮名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党政主要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明确发改、财政、水务、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各乡镇(区、办)等有关部门的任务分工,确保按计划完成三年建设行动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工作专班、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区、办)作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夯实政策支持。

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建设行动开展,汇总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办理指南等要点,辑印指导书、明白纸,对项目在前期、立项、开工、建设等重要环节提供协助,全力推进建设行动开展。在争取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动运用各项金融政策,采取市场化推进方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为有关工程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强化调水统筹。

按照县、乡、村水网总体布局,立足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和区域水安全保障需求,综合研判重点区域未来水资源供需形势,按年度研究制定区域水源供给优化路径和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县政府发挥统筹调度作用,探索建立镇域间引调水管理体制,强化县、乡两级管辖范围内调水工程调度管理,严格调度计划实施,推进河渠名录内调水工程规范调度。健全区域联动,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调,探索跨行政区间的水治理合作框架,建立定期会商、协作应急处置机制。

(四)严格督导落实。

建立县、乡领导包联和项目进展督导制度,持续督导各级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对进度滞后的采取约谈、通报和挂牌督办等措施督促指导责任单位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年度和总体任务目标。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组织管理、方案设计、招标投标、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工程验收、监督考核等方面规定,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实施。

(五)加大成效宣传。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整合优质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清水环城、渠塘牵手”三年建设行动成果,对活动推进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深度挖掘,对重要节点工程和标志性推进成果进行跟踪报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在全县营造开展“清水环城、渠塘牵手”建设的良好氛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