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328-333/2023-05-20/19237主题分类: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发布机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2023-05-20文  号:有 效 期:  有效
名  称:永清核雕人物专辑:第一辑杨恩歧
永清核雕人物专辑:第一辑杨恩歧
发布机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5-20

  杨恩歧,号三羊,1943年农历六月十七生于永清县后刘武营村,卒于2010年农历三月三十,永清核雕艺术的奠基人,更是中国最大核雕基地的创始人。

  杨恩歧天生奇才,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雕刻,无师自通,且样样精湛。1957年,杨恩歧十四岁时因生活贫困,流落东北,在铁路工作,偶然间显露艺术才华,被选入铁路宣传部门从事绘画工作。1960年,因思念家乡,杨恩歧返回后刘武营村务农。六十年代,他发挥特长,在集市上刻钢笔谋生,闻名于全县,常有慕名者访至家中。

  这期间,国家倡导“以副养农”,1971年,杨恩歧、杨鼎铭、金玉新三人受刘后武营村第一生产队之托,谋求工艺美术类副业生产,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几经摸索尝试,选定核雕生产。杨恩歧在没有任何技术指导的情况下,仅凭半粒废核为样品,雕刻出了永清核雕的第一粒作品。之后,杨恩歧又吸收明清宫廷核雕精华,借鉴其他雕刻门类的技法,摸索形成了永清核雕的基本工艺与风格,并广泛传播。

  1987年1月,杨恩歧被推选为别古庄镇工业公司雕刻厂厂长。1987年12月,被河北廊坊地区乡镇企业局授予雕刻技师。1988年12月,通过河北省经济管理干部考试领导小组考核任河北省乡镇工业企业经理厂长,年创外汇70万。1991年9月,担任河北省永清县福利雕刻厂厂长。1992年10月,任河北省永清县福利工艺厂厂长。1997年初,应邀远赴西班牙进行为期半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1997年11月,被吸纳为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同时,杨恩歧还是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会员,入编《中国现代艺术人才大集》《中国民间名人录》等等。

  永清传统核雕的工具、技法、风格、题材,均由杨恩歧开创。在工具上,杨恩歧发明了便于深雕的双刃刻刀,后又不断进行分类、改良;在技法上,他以山桃核、毛桃核雕刻为基础,创造了层出不穷、因势造型的层次工雕刻法和构图严谨、细致精美的精细工雕刻法,使永清传统核雕在中国核雕行业中独树一帜;在风格上,他一方面以宫廷核雕为基础,广泛借鉴其他源于宫廷的雕刻艺术,另一方面又深入汲取古代民间各类雕刻、雕塑艺术的精华,再经过提炼、升华、创新,形成了永清传统核雕端庄大气、朴拙可爱、细腻生动、注重神韵的总体风格;在题材上,早期永清核雕的样品,无不由杨恩歧设计创作。除核雕技艺外,杨恩歧还为家乡引进了竹木牙角等各类小件杂项类雕刻技艺数十种,使永清别古庄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雕刻之乡。他一生中,仅设计各类小件雕刻样品就达万余种。

  有生之年,杨恩歧一直是永清核雕的核心与灵魂。杨恩歧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他对自己开创的雕刻技艺从不保守,知无不授,数十年间,授徒数千人。在教学过程中,他与杨鼎铭等人摸索出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授徒之道,他按部就班,因材施教,培养普通学员精益求精的精神,引导优秀学员形成自己的风格。杨恩歧的弟子也都延续了恩师的开放包容、勇于担当,致力于永清核雕技艺的传播、核雕人才的培养,造就了永清核雕数十年高手辈出、连绵不绝且风格多样的良好发展状态。

  杨恩歧一生授徒数千人,其中名家辈出,主要弟子包括杨振洲、张伯清、张国静、冯淑敏、张士国、李福根、张书凤、司士良、司金波、张吉合、刘德玉、苏长海、单士钊、单树用、冯国建、冯国清、张吉强、刘秀明、许晓芳、张秀芳、郑奎坡、孙秀华等。

  永清核雕创始人杨恩歧最爱读书,读书时边看边记边画,常于前夜读书有悟,次日便得新作。这件作品为橄榄核镂空雕刻,长41mm,直径18mm,取材于“苏东坡游西湖”的民间传说,不知杨恩歧得于何书,约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他在杭州,修建了“苏堤”,留下了“西湖八景”之一的“苏堤春晓”,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与王朝云的风流韵事,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他与黄庭坚、佛印和尚游西湖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佛印和尚为杭州圣山寺的高僧,为宋代云门宗僧。佛印极富才华,自幼就被称为神童,他生性诙谐,不拘小节,贪吃好酒,与苏东坡是脾气相投的方外之交。苏东坡在杭州时,每办家宴,他总是不请自来。一次,苏东坡对黄庭坚说,“我们今晚躲到西湖舟中去喝酒吟诗,和尚肯定来不了。”谁知佛印预先得知,便提前躲在舟中舱板之下。苏黄二人上船后,自以为得意,便饮酒行令,苏东坡见天上云开月明,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佛印搬开舱板,钻出来接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三友开怀大笑。

  这件作品的正面,表现得正是这段故事。舟中,东坡在左,庭坚在右,相对而饮。庭坚似刚刚吟毕“莲萍”之句,东坡喝彩,一饮而尽,小童立于案边,执壶注酒。此时,佛印悄悄从后而来,正要对接“憋煞”之句,舟中三人尚未察觉,一场欢笑马上就要响起。作品之内的人物尚不知觉,作品之外的观者却已预知,作品的情趣未呼已出。这件作品虽然刻画的是湖上舟中之事,却未雕船舱船舷,而是以一株古树一杆芭蕉相界定,以此表现了西湖岸边树木葱茏的美丽景色,是杨恩歧的别出心裁。作品的背面由一株古松笼罩,松下共有五人,有运物者,有扫地者,有敲鼓者,有击镲者,表现了在苏东坡治理下,杭州百姓安居欢乐的市井生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